域名故事会,一起聊聊域名网站背后的故事·
>2003年<
伴随着淘宝的诞生,支付作为电商行业极为重要的一环,加上ebay和paypal作为参考,马云很早就认识到支付环节的打通是淘宝能否做下去的关键,同年10月淘宝上线支付宝服务,但是淘宝当时是没有金融执照的,银行又不愿意支持电商。为了解决到底是商家应该先发货还是客户应该先付款的信任问题,马云冒着可能坐牢的风险,还是上线了支付宝的担保交易。
>2004年<
支付宝从淘宝分拆,浙江支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同属于阿里集团旗下。支付宝前期主要就是用于淘宝的交易,随着电商的业务不断壮大,支付宝的体量也在不断壮大,这时候一张沉甸甸的支付牌照就成为支付宝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但是由于中国金融监管的规定,只有全中资的企业才能申请支付牌照,而我们知道国内很多互联网企业的注册地都是选择开曼群岛等监管相对宽松的地方,阿里注册既不在国内也不是全中资,所以支付宝和阿里的分家成为必然。
>2009~2010年<
支付宝分两次将100%的股权转让给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一共作价3.3亿,马云成功私有化支付宝,也就是这一次的分拆,阿里集团的大股东和马云闹得很不愉快,软银和雅虎指控马云偷走了支付宝,因为这件事马云当时被国际上认为是不可信任的人。
但是没有什么是不能坐下来谈的,这毕竟是生意。在后续的谈判中双方还是达成了协议。协议规定支付宝上市前每年以技术服务费的方式向阿里支付税前利润的49.9%。
>2014年6月<
支付宝改名为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也就是蚂蚁金服,同时和阿里修改了协议,每年向阿里支付税前利润的37.5%、或者在合适的时候最高可持有蚂蚁金服33%的股权,主动权在阿里集团。
解决了和阿里大股东之间的矛盾后,没有后顾之忧的蚂蚁金服开始野蛮生长,开启了在中国科技金融的快速布局,到目前为止蚂蚁金服覆盖了信贷、银行、征信、资管、支付、保险、证券、基金这8个领域。
从支付宝拿到央行发的第一张支付牌照,到过去一年蚂蚁集团总支付规模达到118万亿,支付宝的年活跃用户突破10亿,已经是彻彻底底的国民级应用。
>2020年7月<
上市前夕,蚂蚁换掉已经沿用了6年的名字蚂蚁金服,改名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用科技代替了小微金融服务,表面上蚂蚁只是改了个名字,但至少说明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蚂蚁集团对于自己是一家金融企业还是一家科技企业有了最终的定位,那就是以科技为驱动,金融业务为主要盈利的科技金融企业,更偏向于科技而不是金融,未来蚂蚁集团在打造平台、口碑本地生活、公益等方向上将会花大量精力,毕竟和蚂蚁一样同在H股上市的美团也是一只巨兽,而本地生活的市场在未来5年还将翻一番,达到400万亿的消费体量,这块蛋糕有多香尝过才知道。
第二件事,就更加现实了,改名当然是为了上市最大程度的拉高估值,如果是金融公司,按市净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计算,蚂蚁集团也就最高4倍净资产约8000亿的估值;但是如果是科技公司,那就是按市盈率来计算,2020年上半年蚂蚁集团净利润达到219亿,全年预计接近500亿,40倍净利润来估算,就差不多2万亿左右。这和上市最终的估值差不多。
>总结<
曾今着力于“小”而“微”的蚂蚁,如今已经成长为庞然大物,蚂蚁集团的上市,让中国A股前十的企业中终于有了一家科技公司,带着各种光环的蚂蚁作为金融革命发起者,虽然如今已经很难撼动,但最可怕的可能并不是对手,而是“一纸政策”。DCEP人民币数字货币的发行为未来金融市场的格局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效应,这我最期待的。